只言片语
6月6日,是高考前的晚上。我完全不记得那一天我做了什么,因为非常可能的是我什么也没有做。
高考完的一天我和学校的一名美国老师聊天,他问我报了哪里,随后说:“我不理解为什么你们都想去清华北大,我觉得这样做很傻。”我听后心里说,“我觉得是你很傻”。但是我还是问了他为什么这样说,他的回答是:“不一定在全国排名第一的地方才能拥有大学应该有的生活。甚至可以说,越是在这样的地方,就越没有大学生活。”我问他那你想去那里,他说,well,也许是第二梯队的学校吧。我当时觉得这家伙简直是喝了迷魂药说胡话呢,不可理喻。我为之奋斗了多少年的目标,在他嘴里,竟然是“傻”。
7年后的今天,很讽刺的是,我挺同意他的看法的。
我幻想,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不选择清华。我根本就不适合这种理工科学校(虽然在这里找男友还是相当靠谱的)。我可能会选择北外,读个小语种,本身我喜欢语言,又喜欢了解多样的文化。这样一来毕业后无论在驻外使馆工作,还是进行一些对外商业贸易,我相信我都会干得不亦乐乎。我有一个朋友就在北外学的阿拉伯语,嫁了一个同班的,现在双双在黎巴嫩享受生活,我觉得很精彩啊!我非常喜爱俄国文学,也许我会学习俄文;或者学习西班牙语,去南美洲体验生活。——这一切,无论如何都比经管学院要适合我得多。可惜那时我就是一傻子,对于自己一无所知!再或者,我可以去厦门大学,那里风景美丽,生活空间大。我坐上船8分钟就到鼓浪屿了,在岛上画画写生,读读书,谈谈恋爱。甚至可以在鼓浪屿上租个房子自己住,养只猫,种点儿菜。多么美好的生活,可能现在都抱娃了!可惜我那时就是一傻子啊!一门心思往金融商业里钻,而我根本就不是那块料!这两所学校的分数都低于清华,于是高三也可以过得再轻松一些。
历史无法假设,也不用假设。基于这些历史问题,我想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更加以自身的能力兴趣出发,去规划我的将来。唯望我下一个7年后回头看,不再有这么多不必要的遗憾。磨炼还是要有,只是冤枉路,可以少走。
7年前我除了考试,什么都不用操心。
7年后我除了考试不用操心,什么都要操心。
于是我感叹,过去的年岁,是多么的幸福。这个6月带给我的压力,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段都没有的。工作的压力,每周三周五晚上上课的压力,作业、论文、考试、人际关系、工作方向、找房、搬家、计划将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我不知道这一切分别会以什么结局告终。我只是再一次觉得生活有时可以是很艰辛的……
对于结果我还是很想操控,学习放手真的不容易。最新一期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是探讨乐观:Optimism-Hope isn’t rational, so why are humans wired for it?
这真是个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