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蓝一水萦花草

关于自行车的记忆

从前,在地坛东门一进门往南拐的那片空场,爸爸教我学自行车。到最后一个阶段他的手在后面扶着我的座子,尽管感觉不到,我仍旧觉得安全。直到刹那间一回眼,发现爸爸站在好远的身后——不知他什么时候放开的手,也不敢相信我自己竟然骑了那么远……

刚上小学的时候坐在爸爸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去地坛体校学游泳,可能是太兴奋了乱踹,就把右脚伸进了车轱辘里……只专注于自己的疼痛,忘记了爸爸是以什么姿势摔出去的。记得后来坐上了一辆红色的夏利,到和平里医院,血肉模糊?那些倒是淡忘了……

小学三年级和妈妈一起骑车去上数学奥校。就在东四十条附近,我突然间,突然间很奇怪人是怎么来的,我一边骑车一边问:女人怎样才会怀孕?只是记得她在笑,她似乎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因我听后并不觉得明朗……

初中离家很近。出门直骑,一拐弯,就到了。就在那个唯一的拐弯,遇到一个同学,很惊讶地问:你上学不带书包?于是又赶紧回家去取——这样的事情不知发生过几回,或是穿着拖鞋去上学……

初一的时候收到第一封“情书”——但我那时没有丝毫的感觉。那个男孩儿,一米九几的个子,每天在存车处我的车旁等我。只有很短的一段路可以共骑,忘了说过什么,几乎忘了他的样子,却是记得再见时他斜倚在自行车上的表情……

初二的时候很欣赏一个男孩儿——至今想起他,仍存怀念。喜欢钢琴,喜欢拜伦,一口伦敦音,非常的绅士。我们不同班,但同为英语课代表,放学总是很“巧合”地碰见——至于究竟是谁处心积虑,早已分不清。几乎是十年前的一天晚上,在存车处的那棵榕树下,我们推着车,他忽然仰头对我说:Zi,我要去英国了。之后便是分别,疏远,陌生,淡忘……叫我"Zi"的人并不多,如今我们一年少有的几次联络,他还以Zi开头。记得他的自行车,记得他的白色帽子,记得在夕阳中一圈圈轮子的转动……

高中住校不骑车。高三一次坐车回家,看到了两个班中的同学,他们在嘈杂的街上悠然地骑着车,谈笑着,那神情无比洒脱。他们似乎是独立于那条忙乱的马路之外,其余一切都似乎定格在一瞬间,唯独他们俩那么潇洒地从那个时间滑过,留下的车轮印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那时的我,深深渴慕着“潇洒”和“自由”……

在清华自行车是必备的。我拿漆笔在车上写了四个大字:偷窃可耻!有趣的是,同屋都丢过车,唯独我那辆“小红”,一直陪伴着我。后来我把小红给了我妹妹,有时去她家,看到那车,那四个字仍然可以辨认……关于清华里的自行车,自然也有着一段段心酸的往事——尽管并不如烟,但——算了,都过去了……

在港岛骑自行车怕是与找死无异。看了果子狸写的他和他那28铁驴的情事,方才一点点渗出对于自行车的怀念……

在瑞典又开始骑自行车,而且是一个高大的奥地利女人留下来的二手脚刹车。刚开始的时候座子老高,我又好骑着骑着倒轮转悠,险情不断。现在我们彼此熟悉了,也默契了……

以前见过的三轮车都是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上次在街上看到一个相反的,前面两个,后面一个,觉得奇怪,这是什么道理?

上周在科隆莱茵河畔,看到远处一个老头和一只小黑狗,几乎同速移动,感慨于他们的和谐。靠近了才发现,那个老头在车座子上支了根木棍,然后把狗链子拴上,这样他骑着,那狗跑着,他骑得还挺快,一溜烟儿就过去了,真是难为那小黑狗了……

提起“自行车”,脑中浮现出这些记忆,就随手记下来。

光阴荏苒,我多么希望还是那个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骑在那片金黄中。仿佛《父与子》的终局,走向明天,走上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