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令我落泪 1)那包闰土的干青豆
上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读鲁迅的文章,不敢说读得懂,但是感觉那字里行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越是凄凉,越是悲壮。但是那时的同学都不喜欢读鲁迅,而且一天到晚嘲笑他对于“门前两棵枣树”的表述,还有些小朋友因为鲁迅也写错别字而自高自大起来。记得那时年纪小。于是乎,我不是很敢在大家面前说我喜欢读鲁迅,我曾经很怕被视为异类。
鲁迅的《故乡》似乎是在很小的时候学的,嗯,小学?那时候读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有四点:1.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是紫色的?2.有一种偷瓜的动物叫猹,会从人的胯下蹿过,皮毛很滑。3.折了本的“折”读作shé,这个经常考。4.闰土捕鸟的方法很实用。
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其他印象。至于教学大纲提到的什么“痛恨万恶的旧中国,热爱幸福的新中国”一类的话,我很小就有免疫,很奇怪,绝对不走脑子。
如此,十好几年前,《故乡》于我而言更应该在自然课学习。
然而,在2009年8月某个静谧的夜晚,当我再次读《故乡》时,内心翻江倒海。啊,原来,我之前从未懂过!
很心酸。
当读到闰土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我竟然泣不成声。
那包闰土的干青豆。
什么令我落泪。
那包闰土的干青豆。
干青豆,算个什么东西!在昔日的玩伴,今日的老爷面前,它算个什么东西!但是它却是在那般困苦中,闰土所能拿出的最好,甚至全部!
我的生命中其实有着多少闰土。无关身份,无关差距,无关隔阂,当他拼了命把最好的拿给我时,我是否只侧眼乜斜下,便说:放哪儿吧。而心里却在鄙夷:切,那也算是个东西!
迅哥儿眼中曾经“神异”的少年不再带给他五彩贝壳与各种鸟的羽毛,不再和他松松爽爽地并肩出入,不再神采飞扬地谈论田间趣事,施展英武才华。是的,没有什么能不被时间所熨平;是的,这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改变;是的,冷漠可以就着麻木餐餐进食。但是,这世上总是有一种永恒,就是爱,追求爱,表达爱。爱的本身就是力量,巨大的力量,超乎一切之上。
相信爱,也是一种力量。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甚至未开封的价值上千的礼物,我也有许多包看似不值钱的干青豆——然而它们却是给予者的最好,甚至全部。
想起那些干青豆,是一个羞赧的微笑吗?是一句蹩脚的英文吗?是眼神中无声的鼓励吗?是默默的信任与祝福吗?是宽容吗?是忍耐吗?是竭力付出只为我嘴角的轻微上翘吗?……
什么令我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