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姐的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摇身一变成“姐”了。虽然在高中也有人叫我“晗姐”,但现在叫我的,都真的是比我小很多的。对于一些事情来说,姐成“过来人”了,真沧桑。
昨天零点,姐陪伴北川中学的学生查高考分。一直没有QQ的姐,为了方便和他们沟通,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扣扣。一用才发现,姐真是落后了。而且这个扣扣空间就是好啊,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都写在里面。当年我都没有为自己熬夜查分,而现今等分的心情,似乎更紧张。考试嘛,总有得意和失意,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发自内心地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
我服务外来工子女三年有余。其中接触到一个女孩,文笔相当了得。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不能在京考高中和大学,于是就上了职高,现在在读某大学高自考新闻专业。她曾经参加过我们为期一年的生命成长和创路成长计划,变化很大。上了大学更是回来做志愿者。我和她一直保持联系,上次在北京去她的出租房看她,进行了一些研究方面的访问,最后问她:“如果现在有一盏阿拉丁神灯,能满足你的一个心愿,你最想要什么?”——她想要什么呢?
她说,想要一个实习的机会,希望对方不看她的学历和身份,看她的能力。我问她:“你觉得你比北京孩子强在哪里呢?”她说:“特别能吃苦,不怕挫折。”她曾经和我说过,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不被时事收买的记者,“越是要掩盖的就越要彰显出来!让普通人也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两句话,在我心上重重地烙下了印记!
这群外来工子女,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都十分匮乏。他们最渴望的,往往只是一个机会,一个哪怕很卑微,甚至对于他人无足轻重的机会。其实她也一直尝试找些实习,但是一来信息有限,二来她真的是空有热情,毫无经验。而且她上的所谓高自考,其实连课也不用上的,完全自学成才,来自学校和长辈的指导,少之又少。她渴慕的眼神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我深知记者这行人脉很重要。一旦进去这个圈子,机会总会有的。但问题就是如何为她的前路提供一臂之力,同时又不限制她自己去闯。我想到了微博。短短几天,转发无数,但是只有一位总监回复了我,并且慷慨地给了这位同学一个实习的机会!我告诉她时,她非常非常激动。
以后的路,她要努力去闯。我只是回想自己当年,回想那些扶我上马的人给予我的最真挚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可以怀揣着这份激励和温暖,在寻梦的道路上驰骋。当我孤单无助时,他们本可以转身走自己的路,但是他们却在我身旁停了下来,拍了拍我的肩头,或者陪我走了几里路……这些我生命中的导师,是我的朋友,是黑暗中的星光。今天的我,有着10年前没有的成熟,也愿意将导师的光茫,传递下去。
前几天收到一位挚友的鼓励,他对我说:
“其实我无比的羡慕那些能得到你指导的孩子们。我也希望可以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得到一个原本不认识的人给我加油鼓劲。可是我没有看到。所以在我性格中有一些缺失。你鼓励过很多人,而且在做的依然是在写书呼吁更多人,政府,社会来关心帮助他们。你以前编写的教材我看过之后觉得,如果我年少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什么是抗逆力,我会更主动地去学习这些。而不是真的有一天发现努力不一定有结果的时候去愤怒和失落。我见过因为激烈竞争而变态的人,我甚至有些后怕。所以我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这番话,我等了许多年。是理解,也是鼓励。没有人可以一直自己走下去,不需要别人的加油。我们成长的路上都需要几位恩师,而我们自身,那些光荣也好不堪也罢的经历,其实也可以成为别人极大的祝福。
弟弟妹妹们,姐姐愿意陪你们走下去,特别是在道路不那么平坦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