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路黄花
与其说是人生如戏,不如说是戏如人生。究竟哪个更具戏剧性,更具启发性,更精彩,更悲怆……我想戏剧,终究还是比不上人生。
第一次看到话剧《斜路黄花》的故事介绍,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老实讲,单看这个名字,我是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以香港基督徒革命者与东华、保良士绅儒商的关系为经,以本土策动的1930“大明顺天国”革命事件纬,以中、上环的斜路为背景,重现百年前香港人在中国革命洪流中的血泪、挣扎与仁心。
香港的中、上环,于我而言就是北京的北四、二环,是我自以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然而就在中、上环的斜路,曾经有着哪些仁人志士,他们有着怎样的信仰或思想背景,又在辛亥革命中,贡献了哪些力量?这些好奇令我对于这部话剧充满了期待!
这部话剧分为15场,构思很巧妙,并且叙事的暗线很多,实则不易安排。
1. 枪声 1901年1月10日
2. 决志 1903年1月10日
3. 相遇(上)1903年1月21日
4. 瘟疫 1896年6月26日
5. 议反 1901年9月26日
6. 赏月 1901年9月27日
7. 救孤 1901年9月28日
8. 约会 1901年10月20日
9. 决裂 1901年12月22日
10. 相遇(下) 1903年1月10日
11. 私语 1903年1月21日
12. 事泄 1903年1月26日
13. 惊愕 1903年2月13日
14. 悔悟
15. 见证 1911年5月18日
从1842年南京条约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和香港分别经历了多少大事!在许许多多革命故事中,这个发生于1903年的“大明顺天国”行动,并不像“广州起义”一样为我们熟知。此话剧的编剧白耀灿和导演罗静雯,正是选取了这样一个不是很为人知的事件,带我们回到那时的香港和广州。这次事件是由香港的基督徒独自运作开展的,虽然以事泄和失败告终,但是仍旧有着它不可磨灭的意义。
我很欣赏剧中安插的周氏弟兄矛盾这条发展暗线。大哥身为东华和保良的总管,不支持革命,但是却支持教育、救济穷人、解救被拐卖妇女。但是他脑中的所谓“封建残余”很多,比如纳妾,比如不信任西医,比如坚持女人不能演习,比如翼期望于清政府自行改革。但是他的弟弟则接受了另一套思想,主张西医,鼓励女人演习,信基督教,并且主张革命。于是在各种思想、观念、信仰的冲突中,两个手足之间由爱生恨的张力渐渐拉大。这条线的表现力是非常强的!从这样的安排上,我们也可以从弟弟周慕生这个不成熟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一些当时社会的影子,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
但老实讲,这出话剧让我觉得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几处生硬地搬出基督徒的概念,并且予以强调。这不但会另一些在场的非基督徒感到不舒服,也会令一些基督徒感到可能处理得不妥当。
比如在决裂这场戏中,大哥就弟弟为何不能参加革命、他为什么纳妾给出了4点理由,在我听来,在当时的情境中,是非常有理的。随后,弟弟也一一予以了回应,但是他“反驳”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你不会明白的,因为你不是基督徒!”——这句话在一些情境中出现,是有道理的。但是在此刻出现,我觉得非常牵强,甚至惹人反感,因为其中带着一股深深的优越感。我当时就想,哥哥不是基督徒,又如何?我是基督徒,可是我也觉得你哥哥对呢!
“因为你不是基督徒”这句话,在整场剧中,出现了很多次。并且我每次都觉得,其实这句话并没有出现的必要。毕竟信仰是渗透在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一颦一笑中,信仰并不是生硬叫卖的一个东西。基督徒的身份,不是让我们有优于世人的骄傲,而是让我们明白我们经历的是通往十字架死亡之后复活的荣耀。
15场中我觉得最后一场见证,表现力最为不强。虽说是见证,可是我听来听去也不觉得体现出基督教信仰的精髓。或者说,这个大哥是如何转变为基督徒,交代得不清不楚,没有看到他对罪恶的认识,没有看到他对于十字架精神的认识。反而屡次出现的《圣经》话语和“我是基督徒”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
我觉得整个剧中反复出现的《圣经》经文和人物强调自己“我是基督徒”,与剧中情节有些脱节。这样的话不是不可以出现,但是需要在一个非常必须和恰当的时刻出现。否则,就有一种强硬销售的感觉。我有一个建议,就是这些太过直白的信仰表白反而不出现,因为在背景中,大家自然已经明白他们的身份。由他们的生命说话,而不是由他们的嘴在叫嚷。
无论如何,这部话剧,作为辛亥革命百周年的纪念,是非常出色的。深知这部话剧的诞生不易!很想向编剧、导演、演员和所有工作人员深深致敬!
值得一看!